一是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的迫切需要。堆放运输时,餐厨垃圾较易变质、腐烂,滋生蚊蝇,招来鼠虫,产生大量毒素及散发恶臭气体,严重影响市容市貌,直接污染周边水体、大气和土壤环境;填埋焚烧处理时,也由于其高含水率和低热值而往往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利用,大量占据填埋场库容,产生大量的气体和渗滤液等二次污染物质;同时,餐厨垃圾来源复杂,含有各种细菌和病原菌等危害物质,借助各种非法渠道重新进入食物链回到人体中,危害人体健康,即使进行了饲料化处理,也无法避免蛋白同源性问题,食品安全隐患巨大。在机关单位推行餐厨垃圾处理设备,通过“源头分类收集-就地及时处置”的模式探索,是缓解焚烧和填埋终端处置设施建设压力、改善环境污染、从源头上杜绝“地沟油”、“垃圾猪”的迫切要求和有益尝试。 二是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的有效需求。随着石油等**资源的枯竭,满足人口不断增长对资源的渴求,废弃物资源化是其中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。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设备可通过技术手段将厨余垃圾转变为**肥料、饲料、油脂等资源。仅**化肥一项,经过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,每吨可产出**肥料0.3吨。在全区机关单位全面建设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并合理运行,一年仅**化肥即可产生近7千吨,废弃物资源化的潜力巨大,综合效益可观。 三是机关单位示范**的责任担当。机关单位是经济社会活动的管理**和全社会绿色节能环保活动的倡议者、组织者、**者,担负着推动、指导全社会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重任,它的强制执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。在机关单位带头配备餐厨垃圾处理设备,严格执行工作标准,对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,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循环利用,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。对引导和推进全社会使用餐厨垃圾处理设备,形成节能环保、绿色低碳、文明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,有着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。